当前位置: 湾区智库> 产业研究> 协会要闻详情

从“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看物联网发展机遇

莫问 2021-03-19

 来源: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

编辑:莫问

排版:榴莲

 

编者按

本文导读:

纲要提出当下的国际国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企业在不断加强危机及机遇意识的前提下,在基于国家政策指导规划及扶持政策范围内,始终要坚持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

纵观全纲要全文,不止专门强调要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还指出要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要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转型。

国家的方针政策深刻且清晰,对行业和企业的战略指导及扶持全面且实际,企业要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全文约9500字,文章脉络如下:

1、“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及“2035远景目标”

2、强调加快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

3、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重点产业的智慧场景化应用

4、国际国内大环境仍复杂多变,企业必须努力提升风险意识和机遇意识

5、政府加持,注重技术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及人才提升培养

6、全方位多举措地支持企业去构建实体/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助力推进产业基础的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及“2035远景目标”

2035年远景目标: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

 

一、强调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

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和运算能力。

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扩容骨干网互联节点,新设一批国际通信出入口,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

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E级和10E级超级计算中心。

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

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

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

强化大中小微水利设施协调配套,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施防洪提升工程,解决防汛薄弱环节。

 

二、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1.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装备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

加强通用处理器、云计算系统和软件核心技术一体化研发。

加快布局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神经芯片、DNA存储等前沿技术,加强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等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

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鼓励企业开放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

2.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

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

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鼓励企业开放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促进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3.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

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

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

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促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强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追溯体系;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4.数字化建设应用场景 

(1)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

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文体、助残等重点领域,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实施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和乡村工程。发展档案事业。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设施建设运营。

推进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加大开放共享和应用力度。

推进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共同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在线课堂、互联网医院、智慧图书馆等,支持高水平公共服务机构对接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辐射覆盖范围。

加强智慧法院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公共服务”,创新提供服务模式和产品。

深入发展智慧旅游,改善旅游消费体验,强化智慧景区建设。

(2)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

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和宜居度。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

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

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等“一张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提高城市治理: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精准高效满足群众需求。加强物业服务监管,提高物业服务覆盖率、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

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

(3)打造新型数字生活

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

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依托社区数字化平台和线下社区服务机构,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生活服务、社区治理及公共服务、智能小区等服务。

丰富数字生活体验,发展数字家庭。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

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共享数字生活。

(4)建设数字政府

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

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建立健全国家公共数据资源体系,确保公共数据安全,推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汇聚融合和深度利用。优先推动企业登记监管、卫生、交通、气象等高价值数据集向社会开放。开展政府数据授权运营试点,鼓励第三方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

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持续深化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提升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完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集约建设政务云平台和数据中心体系,推进政务信息系统云迁移。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快速迭代,增强政务信息系统快速部署能力和弹性扩展能力。

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功能。加快构建数字技术辅助政府决策机制,提高基于高频大数据精准动态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强化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运用,全面提升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5.提升预警监测监管能力

开展灾害事故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和自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构建应急指挥信息和综合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加强极端条件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能力建设。

提升环境基础设施监测监管水平构建集污水、垃圾、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建立健全重点风险源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防范海上溢油、危险化学品泄露等重大环境风险,提升应对海洋自然灾害和突发环境事件能力。

完善能源风险应急管控体系,加强重点城市和用户电力供应保障,强化重要能源设施、能源网络安全防护。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矿山深部开采与重大灾害防治等领域先进技术装备创新应用,推进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

建立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国际供应链保障合作。

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强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完善药品电子追溯体系,实现重点类别药品全过程来源可溯、去向可追。

 

三、发展环境仍然深刻复杂变化,必须增强机遇及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对外,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对内,虽然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和生态环保还任重道远。

因此,各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四、创新驱动发展,助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纲要提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架构体系,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便利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高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指出要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实施更大力度的普惠性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实施更大力度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及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

拓展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和激励政策,发挥重大工程牵引示范作用,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

进一步完善标准、质量和竞争规制等措施,增强企业创新动力。

2.整合提升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支持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支持有条件企业联合转制科研院所组建行业研究院,提供公益性共性技术服务。打造新型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进一步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鼓励依托产业集群创办混合所有制产业技术研究院,服务区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3.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推动国家科研平台、科技报告、科研数据进一步向企业开放,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企业使用。

推进创新创业机构改革,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

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

畅通科技型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渠道,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提升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功能,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更好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作用。

4.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

(1)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注重依托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创新基地培养发现人才,支持设立博士后创新岗位。

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完善外籍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停居留政策,完善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制度,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

鼓励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创业,打造粤港澳青少年交流精品品牌。

健全薪酬福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税收优惠等制度,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

(2)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选好用好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

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优化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和考核评价机制,更好保护和激励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

(3)广泛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提高培训质量,畅通培训补贴直达企业和培训者渠道。健全培训经费税前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支持开展订单式、套餐制培训。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基地,推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

 

五、全方位多举措助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1.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

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工程化产业化突破。

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完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

健全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技术、工艺等工业基础数据库。

2.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强化资源、技术、装备支撑,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

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加强技术经济安全评估,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

3.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4.培育先导性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

(1)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加强海洋、空天、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军民统筹发展,推动军地科研设施资源共享,推进军地科研成果双向转化应用和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和资产管理体系。推进武器装备市场准入、空中交通管理等改革。

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健全产业集群组织管理和专业化推进机制,建设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

鼓励技术创新和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加大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力度。

(2)前瞻谋划未来产业

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

5.培育新型数字化消费模式

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1)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

聚焦提高产业创新力,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工业设计等服务。聚焦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供应链金融、信息数据等服务创新发展。

聚焦增强全产业链优势,提高现代物流、采购分销、生产控制、运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发展水平。

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支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流程再造等新型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

(2)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

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托育、文化、旅游、体育、物业等服务业,扩大覆盖全生命期的各类服务供给。

持续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与智慧社区、养老托育等融合发展。

鼓励商贸流通业态与模式创新,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线上线下全渠道满足消费需求。

6.多举措培育支持企业发展

(1)完善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政策体系

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构建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增加研发投入。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

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转型,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支持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

拓展投资空间,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2)完善财税监管制度

聚焦支持稳定制造业、巩固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优化增值税制度。调整优化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市场化债券发行机制,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品种,发行长期国债和基础设施长期债券。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

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在审慎监管前提下有序推进金融创新,健全风险全覆盖监管框架,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强化监管科技运用和金融创新风险评估,探索建立创新产品纠偏和暂停机制。

(3)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健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破除招投标等领域各种壁垒。

创新金融支持民营企业政策工具,健全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对民营企业信用评级、发债一视同仁,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税费优惠和信贷支持力度。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规范化政企沟通渠道。

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4)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鼓励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提升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参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

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机制。

推动民营企业守法合规经营,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

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促进计划。

(5)推动国有经济结构优化及调整

推动国有经济进一步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调整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增量资本配置,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6)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提高国际双向投资水平

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降低进口关税和制度性成本,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进口,促进进口来源多元化。

完善出口政策,优化出口商品质量和结构,稳步提高出口附加值。

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引导企业深耕传统出口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规模,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相关业务开放。

支持外资加大中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传统制造转型升级、现代服务等领域投资,支持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参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坚持企业主体,创新境外投资方式,优化境外投资结构和布局,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和收益水平。

支持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推进实施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合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推动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制定,引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防范化解境外政治、经济、安全等各类风险。

 

报告获取方式

关注“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十四五规划即可下载获取报告全文!

 

原文链接:从“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看物联网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