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 2025-07-31
安徽省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
关于2025年度智慧照明边缘AI控制器开放课题的申报公告
为推动城市照明领域智能化升级,助力“双碳”战略落地与智慧城市建设,安徽省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聚焦智慧照明核心产品——边缘AI控制器的关键技术攻关,现联合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面向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社会研究团队公开征集开放课题,诚邀各界协同创新,共同突破行业技术瓶颈。
一、项目背景
城市照明作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其高能耗、粗放式管理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绿色发展的关键瓶颈。安徽省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研发边缘AI控制器为核心,旨在通过多模态感知融合、智能调光、人车物协同管理等技术创新,实现“光随车动”、“人车物协同”,让城市照明“按需自主工作”,推动从“全天候全功率”粗放模式向“精准响应、安全高效”精细化模式转型。
边缘AI控制器作为革命性产品,将集成AI算法与多传感器技术,解决复杂环境下目标识别、动态调光与视觉安全、人车物协同管理等核心问题,填补行业空白,为城市照明节能减排与精细化安全管理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撑。
二、资助方向与研究内容
本次开放课题重点围绕边缘AI控制器开发发布,具体开放课题是下列五个技术,具体内容如下:
(一)多模态感知融合与智能决策系统研发
1. 研究摄像头与雷达传感器数据的时空同步算法,解决不同设备数据采集的时间差与空间偏移问题;
2. 开发复杂环境(雨、雾、沙尘、强光、逆光等)下的目标识别增强技术,通过图像去噪、雷达信号滤波等方法提升识别稳定性;
3. 优化车流量/人流量检测算法,将检测误差率控制在 5% 以内,实现精准的场景感知。
(二)城市照明动态调光与视觉安全智能保障系统研究
1. 构建基于实时交通流(车流量、人流量)的动态调光策略,实现“光随车动”“按需调光”(如低流量路段降功 50%);
2. 设计缓启动控制电路,实现 0.5-1 秒的渐亮过程,消除瞬间点亮导致的驾驶员视觉眩晕风险,减少电流冲击与能耗;
3. 建立驾驶员视觉适应模型,针对不同车速、光照场景(如夜间、黎明)优化亮度变化曲线,平衡照明需求与视觉安全。
(三)人车物协同管理与智慧运维全流程优化技术研究
1. 研发亚米级人员定位系统,结合穿戴设备与AI视觉算法,实现运维人员作业轨迹追踪与在岗状态识别;
2. 构建“任务难度-人员技能-耗时”关联知识库,基于历史数据与大模型技术实现作业效率量化评估与异常行为预警;
3. 开发“工单调度-路径优化-状态监控”闭环系统,结合GIS地图与实时工单信息,动态匹配任务优先级与车辆状态,提升运维效率。
(四)城市绿化环卫作业质量智能评估与优化模型开发研究
1. 多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研发绿化人员作业(修剪合格率、苗木存活率、杂草清除率)、环卫清扫(路面洁净度、垃圾残留量、边角覆盖率)、洒水作业(湿润均匀度、扬尘抑制效果、节水率)及环卫车辆(作业轨迹合规性、油耗/能耗指标、故障停机时长)的核心评估指标库,建立量化评分标准(如洁净度≥95%为优秀)。
2. 动态评估模型训练与优化
基于边缘AI控制器的视频感知(摄像头)与物联网数据(车载传感器、定位终端),开发机器学习评估模型:通过图像识别判定清扫后路面杂质密度,结合洒水区域湿度传感器数据计算覆盖精度,关联车辆 GPS 轨迹与作业工单匹配度,实现质量等级(优/良/中/差)自动划分。
3. 人员-设备作业追溯与异常诊断
构建“作业过程-结果指标”关联模型,通过绿化人员穿戴设备定位数据追溯作业轨迹完整性,结合环卫车辆作业视频回溯清扫漏点/洒水盲区,自动诊断异常原因(如人员漏检、设备参数异常)并生成改进建议。
(五)全域物联通信与云边智能协同架构研究
1. 优化高可靠通信协议,支持99.9%的传输稳定性,兼容99%以上主流照明设备接入,响应速度≤200ms;
2. 设计边缘计算预处理框架,实现本地数据实时分析(如能耗监测、故障预警),减轻云端压力;
3. 开发云端管理平台安全加密机制,保障数据传输与存储安全,同时实现能耗模拟、寿命预测等全局化管理功能。
三、申请条件
四、申报流程
(一)材料提交
1. 截止时间:2025年8月31日(逾期不予受理);
2. 申请材料:填写《安徽省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附件模板),需经所在单位审核盖章;
3. 提交方式:
3.1纸质版:一式三份,邮寄至“安徽省阜阳市软件产业园 C 栋 11 楼 安徽省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注明“边缘AI控制器课题申请”);
3.2 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zhenghuabing@sziota.com,邮件主题命名为“单位名称 + 课题方向 + 申请人姓名”。
(二)评审与立项
1. 评审指标:技术创新性(30%)、应用潜力(30%)、团队能力(20%)、实用价值(20%);
2. 公示时间: 2025年9月15日前公布评审结果并公示;
3. 立项签约:公示无异议后,与实验室签订《开放课题任务书》,明确研究内容、进度与成果要求。
五、成果要求
1. 论文:发表SCI论文1篇或EI论文2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需为安徽省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
2. 专利:以实验室为第一专利权人申报发明专利至少1 项;
3. 技术成果:提交研究报告(含算法模型、实验数据、原型设计等),并形成可落地的技术方案或原型系统。
六、相关支持
1. 经费资助:每项课题资助金额协商确定,经费使用需遵守《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经费管理办法》。
2. 资源支持:免费使用实验室边缘计算平台(含10TOPS 算力设备)及相关实验设备;
3. 产业化通道:优秀成果优先推荐至安徽省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应用,加速技术落地;
七、联系方式
商务对接:刘威,电话:18576657553
项目咨询:李杨,电话:18110561068
邮寄地址:安徽省阜阳市软件产业园C栋11楼安徽省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
邮箱:zhenghuabing@sziota.com
附件下载